目录
本规程规定了不锈钢容器(包括零部件)表面油污、锈渍的清理、酸洗及钝化的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规程适用于镍奥氏体不锈钢容器的酸洗钝化处理。
以下引用标准、文件应为最新版本。当本规程与新标准、文件内容冲突时,冲突部分按最新标准、文件相应规定内容执行。
ASTM A967 不锈钢部件化学钝化处理标准
ASTM A380 不锈钢零件、设备和系统的清洗和除垢
RCC-M 法国核电厂设计和建造规则(第8册 F篇F6534)
3.1.1.1用于钝化处理的化学物质必须能产生符合该标准中一种或多种要求的钝化表层。根据测试用不锈钢的大小和数量,注意所选化学物质的计量、浓度、纯净度及化学反应的温度。
3.1.1.2操作员必须记录钝化溶液的浓度和温度以此证明处理每批不锈钢都需要特定的钝化环境。操作者禁止泄漏专利化学混合物的精确成份,但是必须对混合物质做唯一的区别标记以便下次使用时精确无误。
3.1.1.3操作者负责安全处理化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所有物质。
3.1.2.1钝化处理前的预处理方法和过程,包括除锈和酸浸的机械和化学处理方法是否单独使用或者两者结合使用,必须符合实验ASTM A380的要求。
3.1.2.2初加工过的不锈钢表面无油渍、油脂、锈斑、斑点及其他异物。
3.1.2.3包括酸浸在内的对不锈钢进行的最后的表面处理,检测前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钝化处理。
3.1.2.4对制造完工后的不锈钢容器或零部件按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对规定项目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酸洗、钝化预处理。
3.1.2.5将焊缝及其两侧焊渣、飞溅物清理干净,容器的机加工件表面应用汽油或清洗剂去除油渍等污物。
3.1.2.6清除焊缝两侧异物时,应用不锈钢丝刷,不锈钢铲或砂轮清除,清除完毕用净水(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冲刷干净。
3.1.2.7当油污严重时则用3-5%的碱溶液将油污清除,并用净水冲洗干净。
3.1.2.8对不锈钢热加工件的氧化皮可用机械喷砂的方法清除,砂必须是纯硅或氧化铝。
3.1.2.9制定酸洗、钝化的安全措施,确定必须的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3.2酸洗钝化操作
3.2.1.1只有进行过预处理的容器或零部件才能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3.2.1.2不锈钢酸洗通常采用化学方式,一般采用的试剂包括稀硫酸、硝酸和氢氟酸。对有焊接的零部件,表面附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皮,这层氧化皮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铬、氧化镍等,所以通常处理时要以下几个步骤:
1)松动氧化皮
2)浸蚀
3)出去浸蚀残渣
不锈钢零件应彻底除油、酸洗,表面干净后才能进行钝化处理,不同牌号的零件钝化处理液、工艺参数均不相同。对于奥氏体不锈钢,钝化液为含浓度是66%的硝酸20%-25%(体积比)。
零件从钝化溶液中取出后应立即彻底清洗,完成后需要晾干。
采用目视法检查,经机加工的零件酸洗钝化后应保持不锈钢原有的色泽,酸洗后化学钝化的零件的表面为略带黄色的灰色。
用石蕊试纸检查表面残液洁净程度,PH值中性为合格。
用3毫升硝酸+1克铁氰化钾+50毫升清水调配溶液,然后用清水稀释到100毫升配制成检验试剂。将浸过试剂的滤纸帖附在钝化区,30秒内不出现蓝点为合格。
将8克CuSO4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2-3毫升H2SO4,然后将配置的溶液滴于钝化表面,保持湿润,在6分钟内不出现铜析出为合格。
操纵者应对酸洗、钝化处理的主要过程参数进行记录,并保存好记录数据。